Play Video about SSD資料救援

SSD資料救援

現場檢測當日取資料的可能

USB 隨身碟、記憶卡救援

SSD故障SSD抓不到,SSD無法讀取,SSD資料遺失,Intel SSD救援,救 M.2 SSD 資料讀不到資料誤刪除,資料誤覆寫,SSD 誤格式化

SD,CF 卡資料救援
USB 隨身碟、SD,CF 記憶卡救援(照片轉自原廠)

快速的SSD救援

現場檢測

工程師現場檢測,一般受損約 1- 3h 可知結果。受損嚴重則需更詳細檢查。

當日取資料

輕微受損通常可於當日取資料,但需視當日作業狀況。

已故障 SSD內有重要資料搶救,強烈建議客戶『親自送修』,勿快遞:

  • 快遞易『碰撞、遺失』風險高。

  • 親自送修可現場查證廠商的規模?是否真有無塵室?等級?員工素質?正派?

  • 可當面和工程師討論、需搶救重要資料?機率?預估費用?

SSD 是用 2,4,8..顆記憶晶片儲存資料,只要晶片無燒毀,資料就有機會救回。

  • SSD 是將檔案分成數百數千 Blocks,再平均分散寫入各記憶晶片內,所以只要任何一顆晶片燒燬,檔案救出後也不完整,無法正常使用。

SSD 抓不到,只要記憶晶片無燒毀,資料就有機會回復。請勿 Power on 避免晶片燒毀。

  • SSD內記憶晶片腳位 Pin細小極易失手,處理時需特殊工具儀器。
  • SSD記憶晶片,因是半導體元件,環境需阻隔『靜電』破壞。

USB 隨身碟、記憶卡內部也是記憶體晶片,USB 隨身碟、記憶卡的資料就是儲存在這一片晶片內。記憶體晶片的儲存原理都相同,差別只是 USB 隨身碟、記憶卡只有一顆記憶晶片,所有檔案都儲存在這記憶卡內,只要記憶晶片無燒毀,資料就還存在,就有機會救出,但如USB 隨身碟、記憶卡已燒毀,資料就無法救援。

SSD資料救援費用

本公司一定先檢查再報價。SSD資料救援,因是搶救SSD上多顆晶片內資料,並非去修復更換故障晶片,所以不像『修理業』那麼單純,更換多少零件就多少錢。搶救SSD資料,就算檢查後得知是哪一顆晶片故障也不可更換,因為那顆故障晶片內存有重要資料,工程師的任務就是將故障晶片內資料搶救出來。所以SSD資料救援計費方式,就像醫生治病,一定要先經仔細檢查,再以病況輕重程度計費。見『資料救援合理計費方式』。

輕微受損

一般門診

一般誤刪除檔案&資料夾,
誤覆寫,誤格式化

NT:6,000 元 — 1萬多/台

中度受損

手術

NT:1萬多 — 2萬多/台

嚴重受損

住院開刀

記憶晶片受損

NT:2萬多 — 3萬多/台

我們 如何檢測SSD?

SSD 資料救援第一步 - 檢測的重要性

SSD和硬碟不一樣的地方,硬碟有精密機件,SSD只有『晶片』。硬碟資料是儲存在內部磁片,SSD資料是儲存在『記憶晶片』。所以只需要檢查 SSD『讀寫控制晶片』和『記憶晶片』。只要記憶晶片正常,資料都還存在,就有機會救出。至於『讀寫控制晶片』對搶救 SSD資料並不是最重要。本公司10幾年前即跟隨 SanDisk 善意帶領投入搶救 SSD資料領域,在亞洲應該算是最早投入 SSD 資料救援廠商。後續又有台灣各大知名 SSD 相關廠商協助,本公司才得以有能力順利搶救客戶故障 SSD 資料。

簡略介紹 SSD 檢測:

  • 工程師先用『高頻示波器』一一檢查每一記憶晶片腳位,確認是否故障?
  • 如發先故障晶片,則再找出故障點,設法修復。
  • 如記憶晶片都正常時,才拆下安裝至 SSD 晶片讀取儀器上,設法讀取內部 Blocks。
  • 工程師最後再查看各晶片 Blocks 內的資料是否存在?
  • 設定原讀寫控制晶片的讀寫規則後,選用相同規則讀寫程序。
  • 結束 。

我們 如何搶救SSD資料?

邏輯性受損 Logical Damage

如 SSD 還抓到,讀寫正常,只是資料不明原因遺失。這種狀況 SSD 內所有記憶晶片應該都正常,只要資料還在都有機會修補救出。

  • 如記憶晶片每顆都正常時,才拆下安裝至 SSD 晶片讀取儀器上,設法讀取內部 Blocks。
  • 雖然取出每顆 SSD 晶片 Blocks 後,但需再一道人工程序,將 Blocks 內資料依原檔案系統還原。
  • 工程師再確定客戶指定需搶救的資料夾檔案是否存在且可正常讀取。
物理性受損 Physical Damage

如 SSD 已抓到,無法讀寫,只是資。這種狀況 SSD 內應該記憶晶片 or 讀寫控制晶片故障。因為一台 SSD 最少都有 2,4,8….顆記憶晶片,而每支檔案都是分散寫入各晶片內,非完整存在其中一顆內。這時最大困難就是萬一有一顆晶片已燒毀,就算其它顆粒還正常,救出檔案也不完整,無法使用。

  • 雖然取出每顆 SSD 晶片 Blocks 後,但需再一道人工程序,將 Blocks 內資料依原檔案系統還原。
  • 工程師再確定客戶指定需搶救的資料夾檔案是否存在且可正常讀取。

SSD資料救援 ー 注意事項

SSD 固態硬碟與傳統硬碟 HDD 的不同處

SSD 因內部都是半導體晶片組成,讀寫速度一定比傳統硬碟的機械結構快很多。
而傳統硬碟內部都是精密機件,所以 SSD 比傳統硬碟耐碰撞。
傳統硬碟的資料是儲存在內部的圓形磁片表面上,而 SSD是將資料『分散、同步』儲存在多顆記憶晶片內,資料儲存原理極大不同。
硬碟磁片是圓形且儲存在磁片表面,SSD記憶晶片則是『3D立體』電路結構,資料儲存方式不同。

SSD內部是先有一顆 Controller Chip 其功能是『控制 SSD讀寫運作』但並不儲存資料,資料是儲存在多顆記憶晶片內。當一台全新 SSD出廠前,Controller Chip 就須對每一顆記憶晶片作『原廠 3D Format』,因晶片每層電路是平面的且是雙面佈線,電路再多層堆疊組成一『立體』晶片,上下左右都有極精細線路連結,密度愈高容量則愈高,速度就愈快。

Contorller Chip 需先將所有的記憶晶片,依容量規劃出最適當儲存基本單位『 Blocks』這也是『立體結構』容量是 64k、128k、256k……,當已規劃完成,就可開始儲存資料。

SSD 內部是數量多顆的記憶晶片且是 “2” 的倍數組成,用意是除了增加容量外,最重要用意是為了達到『資料分散、同步讀寫』目的。

SSD 儲存資料時,是當 Windows、Mac、Linux…. 有一支檔案要寫入時,先由這顆 Contorller Chip 將這檔案分成數個 64k、128k 、256k、….區塊後再『分散、同步』寫入各晶片內的 Bloks 內。而『分散、同步』的寫入用意,是可達到『高速』寫入目的。
說明如下:一支檔案如只寫入一顆晶片所需時間單位是 “1”,如『平均、分散、同步』寫入至 2顆晶片,所費時間變 ½,如有 4顆晶片所費時間變 ¼ …….以此類推。反過來,當要自 SSD讀取檔案時也是同理, 如此多顆記憶晶片同步讀寫即可達到『高速』目的。

雖然『分散、同步讀寫』可達到高速優點,但當 SSD故障需搶救資料時,就面臨一致命缺點,因為每一支檔案當時是分散寫入不同記憶晶片內,每顆晶片都只儲存 ¼ or ⅛ ….只要有一顆記憶晶片燒燬,就算其他記憶晶片還正常,搶救出來的檔案還是不完整已非 100%,搶救出來的資料一定無法正常使用。而記憶晶片燒毀就是燒毀,不可能拆開外部『封裝』去處理內部精密電路,拆封裝時大概就會破壞內部電路。這是 SSD資料救援無法克服問題,但傳統硬碟的磁片則是可以自磁片上未磨損區塊將資料搶救出來,但已磨損區塊則無法搶救,當然資料也會發生不完整現象,但效果通常比 SSD 佳。

提醒各位,就因為 SSD有這一嚴重缺點,強烈建議使用者一定要勤做『備份資料』,尤其要善用『雲端備份』

返回頂端